4个技巧教你读懂食品标签
吃货们是否有注意到,大家在超市里购买食物的时候,每个包装上都有一个食品标签。
这个标签很重要,但是又不显眼,我猜应该很少有人认真看这个东西,但是对于养生族和健身族,食品标签应该不陌生,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对食品标签的辨认,来选择更加健康的食品。
预包装食品标签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是食品生产企业向消费者传递食品产品信息的重要载体,是食品企业遇到投诉比较多的环节,也是与广大消费者联系最紧密、最迫切了解的食品知识。
消费者在超市等正规食品销售场所或渠道购买食品,需要仔细查看包装上食品标签内容是否齐全。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示应该包括:
食品配料表上面的内容密密麻麻,还有许多的专用名词和化学名词,里面“门道”可不小。食品配料中各种配料按照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呈递减顺序排列,但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不按递减顺序排列。
除此之外,配料表中还需要遵守标示所有原料的原则,即复合配料要标示其原始配料,并且食品添加剂必须标示,不管用了什么添加剂,都必须标出。
例如,在饮料当中,为了提高口感,生产企业在其中都会添加甜味剂来替代蔗糖,甜味剂属于食品添加剂,也就是我们经常在包装上看到的阿斯巴甜、安赛蜜、甜蜜素等配料。
2018年10月1日,《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规定了新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SC”加14位阿拉伯数字取代原先的食品“QS”标志。
“SC”是“生产”的汉语拼音字母缩写,后跟14个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依次为:
新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一经确定便不再改变,完全可以达到识别、查询的目的。这不仅是对生产者安全生产的一种鞭策,也让人们能够了解食品里面有哪些添加剂,买得更加放心、安心。
食品营养标签是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也是消费者直观了解食品营养成分、特征的有效方式。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中至少应该标出5个要素:
营养标签如同一把“营养参考尺”,使我们能了解食品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根据营养素参考值和自身状况选择食用。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这两个方面是和我们联系最为紧密的,这里的保质期的定义,主要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一般我们认为,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宜继续食用。按照食品安全法第148条规定,一旦发现经营者销售过期食品,可以向经营者要求10倍或者1000元的赔偿。
而且大家可以发现,生产日期一般印在包装的封口或者封底处,所以要特别注意生产日期有没有加贴、补印、篡改的情况。
▶贮存条件:
主要指购买的时候,要注意食品是否在标签示意的条件下贮存,主要就是什么温度啊,太阳直射啊,冷藏啊,常温等等这样的条件。
▶生产加工单位的信息(包括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号、产品标准代号。
作为消费者,我们可能没办法去详细核实其真实性,但是按照规定,这些信息是必须要有的,一旦发现没有,就别买了。
总之,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你我每个人,相信大家看到这些知识,可以对食品标签有个更好的认识,下次记得多看看食品标签哦,买得舒心,吃得放心!